首頁 > 新聞速遞 > 企業新聞

外地人特意來蕪湖逛商場 “大搶節”帶來的啟示和思考(下)

發表時間:2014-08-29 09:10:14  點擊數:

華億集團編者按:在2014年8月15日到24日舉行的第三屆華億國際“大搶節”活動已經結束,取得了圓滿成功。在8月這個商業銷售淡季,10天,1.3億元的銷售額,創下了新高,引起了社會各界、媒體、政府部門,特別是業界同行的廣泛關注。蕪湖報業集團旗下的大江晚報特別刊發“銷售額突破1.3億元 ‘大搶節’帶來的啟事和思考”專題,深度剖析了“大搶節”活動成功的原因和經濟社會意義。

10天,銷售額1.3億元!8月華億國際購物中心“大搶節”的火爆,不僅僅實惠了消費者,更進一步凸顯了蕪湖區域商業中心的地位。以前都是蕪湖人去外地逛商場,現在也有外地人來蕪湖逛了!

影響:

鞏固蕪湖區域商業中心地位

“大搶節”所塑造出的“華億現象”,影響深遠。

首先,肯定是鼓舞了企業和業界的信心。

從華億本身來說,堅定了傳統商業做大做強的信心。“這次活動充分證明了華億國際的品牌影響力,以及整體營銷策劃組織執行能力,證明了我們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。”華億國際的負責人如是說。未來,華億還會在蕪湖其他地方開商場,還會作為蕪湖本土品牌進軍外地。相信“大搶節”,將是這段征程的強心劑。

從整個蕪湖商業行業來說,一些商場、商業綜合體還舉步維艱,有的業界人士對未來也信心不足。但是看到這次活動的火爆,他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:“蕪湖是一個消費能力很強的城市,還有很大的潛力等待發掘。不是沒有市場,而是等待著大家去發掘市場。關鍵是要把自己做好,把品牌和營銷、管理做好。”

其次,也是更重要的,是提升和鞏固了蕪湖區域商業中心的地位。

鏡湖區政府一位人士對記者說,往年,政府每年都會組織“皖南購物節”等活動,意圖拉動本地消費,吸引周邊地區居民來蕪消費。在新的形勢下,政府將會更加注重服務職能。而由企業“接力”,主導類似“大搶節”活動,能更好地繁榮蕪湖市場,吸引周邊消費,提升蕪湖商業影響力。

據悉,此次“大搶節”吸引的超高人氣中,有不少來自周邊縣市。黃山學院畢業的楊麗麗,這一段時間就接待了不少當年的同學。他們都是聽說蕪湖商場搞活動,折扣大,商品檔次高,品類全,而特地趕來的。“以前,我們蕪湖人都去南京購物。現在看到許多外地人都趕來蕪湖買東西,說明蕪湖商場做得確實越來越好了。”楊麗麗說。

有業內人士認為,“大搶節”的火爆,對于蕪湖商業具有標桿意義。他建議,在蕪湖市的商業招商手冊中,可以加入一些“大搶節”的火爆照片,讓外地企業更深刻認識到蕪湖商業的繁榮,吸引更多的企業來蕪湖投資發展,助推蕪湖地方經濟發展。

思考:

“大搶節”的狂熱能持續多久?

一片繁榮之下,并不能只有慶功和洋洋得意。采訪中,記者也有著很多思考待解。

其一:“大搶節”的狂熱還能持續多久?

一場活動畢竟只有十天。傳統商場顯然不能只靠這十天生活。而今年的“大搶節”,已經是第三年了。年復一年,誰能保證今后每年的活動都會這么火爆,而消費者不會出現“審美疲勞”?

顯然,只有把“大搶節”所得到的成功經驗,運用到日常的經營管理之中,才能使商場獲得持久的活力。

華億集團相關人士就表示,他們會繼續圍繞購物環境、購物體驗方面努力,在日常的經營中打造更多吸引消費者的活動。讓消費者在平時的每一天都喜愛逛商場。

實際上,“大搶節”只是一個符號而已。它代表著企業通過創新和努力,而贏得的市場認可。只有把這種創新的精神發揚光大,企業才能長久發展。

其二:國際購物中心會不會淪為大賣場?

便宜、低價、搶購。這是過去半個月,華億國際購物中心最常見的一幕。貴為“國際購物中心”,會不會因為這種促銷,而淪為那種“年底清倉,跳樓甩賣”的不入流賣場?消費者難免有此擔心。

采訪中,華億集團也沒有回避類似問題。相關人士明確表示,華億國際未來肯定會在兩方面共同發力:一方面,是為消費者爭取實惠的價格,把這種活動繼續堅持,發揚光大;同時,也會繼續加快品牌升級、檔次升級、購物環境升級的步伐,成為蕪湖乃至皖南購物中心的標桿。

大江晚報記者 王舒力